當前,成都的疫情來勢洶洶,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。當面臨各種疫情信息時,學生、家長不免會出現焦慮和恐懼的心理,承受著一定的心理壓力。
如何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?如何保持舒適美好的心情?
如何在疫情的陰霾下
尋找生活的陽光?
我們為您帶來了心理關護指南,
一起來看看吧!
面對疫情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:
1.情緒:恐慌、害怕、擔心、焦慮、壓抑、情緒波動較大等。
2.認知:害怕自己或家人朋友被感染;擔心疫情難以控制;擔心就醫困難、物資短缺等。
3.軀體:頭暈、胸悶、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、食欲不振、不舒服等。
4.行為:頻繁刷屏查閱疫情的相關信息,反復過度清洗消毒、測量體溫等,注意力無法集中、坐立不安等。
在疫情出現局部反復的情況下,如果你或者家人出現了以上的反應,時間在兩周左右都是正常的,這是人體很自然的“應激”反應,適度應激能夠幫助我們采取積極的措施應對疫情。但是,長時間的恐懼和焦慮則會損害免疫功能,從而誘發疾病。
我們該如何緩解這些變化給我們帶來的困擾
給學生
你們是祖國的花朵
請保護自己,堅持學習
1. 理性的對待疫情信息。從正規、官方渠道了解疫情消息,不信謠,不傳謠。在睡前不宜過多關注相關信息,保證入睡心情平和。
2.合理作息,保持良好的學習生活節奏。
3.合理膳食,適量運動。營養均衡,三餐依時,動靜相宜,才是健康之道。
4.學會自我鼓勵,給自己以積極的心理暗示。
5.樹立信念:保持“不幸只是暫時的,一切總會好起來”的希望感。
6.合理計劃,有效率地學習。給自己列一個令自己感到愉悅而有收獲的學習與生活清單,并執行它。
7.尋求支持系統,積極交流傾訴。交流是有效的釋放情緒的方式。如果你感覺不能自我調節時,建議多與家人談心交流,也可以通過便捷的電話和網絡與朋友聊天傾訴。如果消極情緒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,就需要尋求正規的心理援助。
給家長
你們是家庭的守護者,
請健康自己,關愛他人
1. 不恐慌、不信謠、不傳謠、不造謠。從自己做起、守好自家門、管好自家人。加強對家庭成員健康監測,引導家庭成員養成科學防疫習慣。
2.關注單位、學校、社區的通知,配合做好防疫工作。做到及時、準確,不謊報、瞞報,積極調整心態,有共同努力抗擊疫情的信心。
3.孩子在場的情況下,不談論非官方渠道發出的消息。
4.放下手機,與孩子一起做有氧運動或親子游戲。孩子學習時,請高質量陪伴。
5.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未到校學生,家長和孩子積極配合,按要求及時做核酸檢測,聽從醫院專業鑒定和建議。學生在家長陪同下,可通過網課資源在家進行學習并進行適宜的居家鍛煉。
6.不吝惜愛的表達,記得給每個家人一個愛的抱抱,告訴ta:“我很在乎你”。善于運用正確的溝通方式,認真聽孩子表達,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,解決孩子困惑、情感和愿望。
用積極陽光的心態擊敗疫情,用樂觀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,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?鐘南山院士曾說“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,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”。因此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面對疫情是當下應該實踐的,別讓心理沾染了病毒。成都市鐵中府河學校與大家“疫”路相伴,希望大家可以積極面對疫情,打造陽光心態。
成都鐵中府河中學 版權所有 蜀ICP備17031599號-1